近年來,塑料金屬化工藝已被廣泛應用在塑料零件制品的裝飾性電鍍上。塑料件電鍍后,既保持了塑料的質量輕、抗蝕性強、成型容易等特點,又賦予其金屬的導電性、裝飾性、導磁性、可焊性等,因此塑料電鍍制品應用非常廣泛。大到飛機、火箭、輪船,小到杯子、紐扣、眼鏡等等,我們都能見到塑料電鍍的身影。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塑料制品電鍍前的表面處理技術。
塑料是一種不導電的絕緣體,因此不能按普通電鍍工藝規范直接在塑料表面進行鍍層被覆。在表面處理之前,應進行必要的前處理。塑料制品的表面前處理包括涂層被覆處理和鍍層被覆處理。
涂層被覆前處理
涂層被覆前處理的目的是提高涂層被覆的結合力。首先要進行塑料表面的除油處理,即清洗表面的油污和脫模劑,同時進行塑料表面的活化處理。
與金屬制品表面除油類似,塑料制品除油可用有機溶劑清洗或用含表面活性劑的堿性水溶液除油。
有機溶劑除油適用于從塑料表面清洗石蠟、蜂蠟、脂肪和其他有機性污垢。所用的有機溶劑應對塑料不溶解、不溶脹、不龜裂,而且有機溶劑本身應具有沸點低、易揮發、無毒且不燃燒的特性。
堿性水溶液適用于耐堿塑料的除油。該溶液中含有苛性鈉、堿性鹽以及各種表面活性物質。*常用的表面活性物質為OP系列,即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它不會形成泡沫,也不會殘留在塑料表面上。
塑料制品表面的活化是為了提高塑料的表面能,也即在塑料表面生成一些極性基或加以粗化,以使涂料更易潤濕和吸附于制件表面。表面活化處理的方式很多,如化學品氧化法、火焰氧化法、溶劑蒸氣浸蝕法和電暈放電氧化法等。其中*廣泛應用的是化學品氧化處理法,常用的鉻酸處理液典型配方為重鉻酸鉀4.5%,水8.0%,濃硫酸(96%以上)87.5%。用鉻酸處理液浸蝕的優點是無論塑料制品的外形多復雜,都能處理均勻;其缺點是操作有危險,并有環境污染問題。
前處理的工序主要有:機械粗化、化學除油、化學粗化、敏化處理、活化處理、還原處理和化學鍍。其中,前三項是為了提高鍍層的附著力,后四項是為了形成導電的金屬底層。
機械粗化和化學粗化處理分別用機械的方式和化學的方式使塑料表面變粗,以增加鍍層與基體的接觸面積。一般認為,機械粗化所能達到的結合力僅為化學粗化的10%左右。
塑料表面鍍層被覆前處理除油的方式與涂層被覆前處理除油方式相同。
敏化是使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塑料表面上吸附一些易氧化的物質,如二氯化錫三氯化鈦等。這些被吸附的易氧化物質,在活化處理時被氧化,而活化劑被還原成催化晶核,留在制品表面上。敏化的作用是為后續的化學鍍覆金屬層奠定基礎。
活化是借助于催化活性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對經過敏化的表面進行處理:將吸附有還原劑的敏化后塑料制品浸入含有貴金屬鹽的氧化劑水溶液中,貴金屬離子為氧化劑被還原;還原了的貴金屬呈膠體狀微粒沉積在制品表面上,具有較強的催化活性;當將此種表面浸入化學鍍溶液中時,這些微粒就成為催化中心,使化學鍍覆的反應速度加快。